首页 >> 当代名人

四川有个“岳半县”

文章来源:精忠门第网  |  发布日期:2011-09-04 14:23  |  浏览次数:3914

本文系原创,版权归属精忠门第网所有。未经授权不得复制和转载,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。
逶迤千里,纵横甘陕川鄂的大巴山,其西段为米仓山。因刘邦困守汉中时,为和项羽争夺天下,在此深山老林中积草屯粮隐蔽练兵而得名。山之北为汉中平原,山之南坡为四川省南江县。这里物华天宝,人杰地灵,茂林修竹,如诗如画。这里居住着一支民族英雄岳飞的后人——武穆王第四子缉忠侯岳震嫡传子孙。
始迁祖岳之正,是岳飞第六世孙。宋理宗嘉熙二年,以贡监出身授四川蓬州州判,淳    六年迁仪陇县令,宝    元年升利州路兵马铃辖兼南江县令。在任九年,政绩突出,封保义郎,后病故于为官任期之内。当时,元兵侵宋,兵慌马乱,路途艰险,不能回湖北黄梅老家安葬。当地人民感谢其为官清正,造福一方,于是,再三劝留就地安葬并挽留亲属定居南江。因此,这一支便在南江繁衍生息,至今已有790余年,发展到现在,约有12万人。从清朝雍乾时期,便有“岳半县”之称,这里,是全国岳氏族人聚居最集中的地区。
这里山清水秀,人才辈出。清朝时期的“一门三进士,父子双翰林”就出自南江岳姓。岳贞、岳度、岳维父子功名显赫,科甲鼎盛,集于一家。这不仅是南江历史所未有,就在川北各县也是罕见的。岳贞于顺治十年中举,顺治十五年秋入翰林,为钦差顺天主考,著有《几水诗集》。步步升迁,至康熙九年,出守江西台州(今浙江临海市),他关心人民疾苦,深得民心。岳度,系岳贞第八子,康熙二十六年中举,康熙三十三年任翰林院检讨,曾参与编修《大清一统志》。岳维,系岳贞第十一子,康熙四十五年进士,授广西荔枝县知县。
“八旗书生皆北面,九重天子是东家”。这是张之洞的赠赞,赞的是南江走出的执教南宫的太子师岳森。岳森的父亲叫岳凌云,母亲叫郑瑶华,一对好夫妻,两个名才人。夫妻才华,斐誉遐迩,唱和之作,传为佳话。岳森幼受父母熏陶,自然广识,因而弱冠中举,名震文坛。同治年间中进士殿翰,后执教南宫,训导皇子。晚年著有《癸甲襄校录》木刻传世。
义军不杀忠良后,留旗坝上岳姓多。1633年春,农民起义军首领张献忠,率领起义大军浩浩荡荡,由陕入川,很快进入南江县流溪坝金字山安营扎寨。他远望群山,层迭苍翠,茶果满坡,鸟语花香;俯瞰流溪,田园平整,庄稼茂盛,六畜兴旺。与陕北相比,这里真是块物华宝地。他派兵侦探,坝内多是岳飞后代,有岳家祠堂、墓碑为凭。张献忠敬慕岳飞,第二天便来到祠堂祭拜,行苍天礼,唱苍天歌和“满江红”词。看到“汤阴世泽”和“精忠裔胄流芳远,武穆家风世泽长”的金字匾联后,更是意气风发、壮怀激烈遂吟诗二首:“大鹏展翅搏云天,杀得敌人心胆寒。可恨奸贼害忠良,岳飞后代俺保全!”。“苍天怒吼烈火烧,烽烟秣马秦川燎,岳武穆王人敬仰,忠良之后咱要保!”。随即在岳家祠堂前升挂起“八大王张”的大旗,并给当地岳家颁发盖有“关防”和“鹏程万里”印记的小黄旗插于大门前,严嘱部属,禁止进入插旗户。当时有一赓姓人家,也仿效制作小黄旗插于门前,义军经过流溪东西两坝和金字坡,见旗止步,兵不血刃,民得全活,故称原流溪坝为留旗坝。此佳话遗闻,流传数百世,妇孺皆知。南江岳家各支家谱上俱有记载。
公山锺灵,几水毓秀。新中国成立后,南江岳氏宗亲更是精神焕发,贡献非凡,涌现出大批的保家卫国、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材。老红军岳心广任铁道部后勤部副部长(正军级),岳幸福任重庆市工商部副部长、市经贸委副主任(正师级)。岳宣义、岳明、岳中第、岳鸿鸪等南江岳氏宗亲的优秀代表均在北京担任要职。        
 
岳光可 岳瑞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