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> 史海钩沉

《说岳全传》中的精华与糟粕

文章来源:精忠门第网  |  发布日期:2011-07-21 19:47  |  浏览次数:13791

本文系原创,版权归属精忠门第网所有。未经授权不得复制和转载,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。

  岳飞,作为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。数百年来,受到全中国人民的尊敬和颂扬。然而,岳飞真正为广大人民所熟知,成为家喻户晓、妇孺皆敬的英雄形象,却与清人钱彩的《说岳全传》有着密切的关系。

  在《说岳全传》中,岳飞被塑造成为“精忠报国”的英雄形象。他幼习诗书,从名师学艺,立志“精忠报国”,抱负非凡。青年从军以战功从普通一兵迅速晋升为一军将领,成为南宋抗金战场上的常胜将军。他胸怀韬略,武艺绝伦,在作战中常常身先士卒,亲冒矢石。爱华山、牛头山、朱仙镇诸战役,他指挥岳家军大败金兵,从而扭转了宋军长期被动挨打的局面。岳飞的这种坚决用反抗手段解除民族压迫的忠勇行为,体现了中华民族各族人民反对民族压迫的革命传统,所以,岳飞这一富有传奇色彩的民族英雄形象,具有强大的艺术力量和思想影响。

  随着《说岳全传》的广泛流传,岳飞的名字几乎成了中华民族的灵魂,受到越来越广泛的人们的尊崇和敬仰。特别是当中华民族遭到外敌入侵之际,岳飞的形象就更加具有感召力。岳飞的名字和他精忠报国的英雄事迹,深深地植根于全中国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之中。以《说岳全传》故事为题材而形成的民间故事、说唱话本,以及民间戏曲,广泛播扬。书中一些描写精彩的章节,成为民间艺人引用创作的重要题材,像“岳飞枪桃小梁王”、“梁红玉大战两狼关”、“岳飞三收何元庆”、“义收杨再兴”等,均已成为我国中原地区民间戏曲的传统剧目,这些剧目至今仍有着强大的生命力,活跃在舞台之上。

  钱彩的《说岳全传》,为了充分表现“岳武穆之忠”,不受史传的限制,注意艺术虚构,对岳飞的形象进行了大胆的创造,把韩世忠、刘光世、张俊等中兴将领降到从属地位,从而突出地塑造了岳飞叱咤风云的英雄形象,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无比喜爱,成为激励后世人们坚持抗御强敌、捍卫祖国领土、鞭挞投降卖国、发扬爱国主义精神的力量源泉。

  不过,《说岳全传》在塑造岳飞形象时,为了表现出岳飞对于宋王朝的完美无缺的、绝对的“忠”,竟然在歌颂岳飞“精忠报国”的同时,又努力将其塑造成一个唯皇帝之命是从的“愚忠”形象。且浓笔重彩,加以渲染,把岳飞当作朝廷镇压人民的得力工具,使岳飞形象的人民性受到损害。此外,小说在写到岳飞在朱仙镇大败金兵之后,正当乘胜进击、恢复中原之大好时机,突然接到朝廷的十二道班师诏,虽明知系奸相秦桧矫诏,却连一点反抗的表示都没有,而是谨遵于命,收兵回朝面见皇上,以致坐失战机,使抗金事业功败垂成。尤其令人难以接受的是,小说在写到岳飞衔冤入狱后,为了表示“忠心”和维护自己的“忠名”,又是写信命令岳云、张宪来狱中同死,又是致书施全、牛皋等人不能为其报仇,让岳飞抱着“君要臣死,臣不敢不死”的信条,放弃恢复中原的宏伟理想,心甘情愿地惨死在昏君奸相制造的特大冤案里。

  钱彩在这些方面的努力,不仅有悖于历史真实,而且严重地损害了民族英雄岳飞的历史形象。事实上,岳飞作为南宋朝廷的一员大将,虽然不得不屡次奉命到各地平乱,可他并非完全是唯皇帝命是从。如在虔州平乱时,高宗为报隆佑太后在此受惊之仇,密旨血洗虔城。岳飞接旨后立即上疏“请诛首恶,而赦胁从”。高宗不许,岳飞再次恳请,高宗才允准岳飞自行裁决。结果岳飞入城后,处决了几名首领人物,余悉宽免。虔州百姓为感激岳飞未屠城之恩,家家户户挂岳飞画像,加以奉祀。另外,岳飞在郾城大捷之际到班师诏书,可并未立即班师,而是当即上书“乞止班师”,且继续经营北伐战事部署,即使后来在朝廷十二道牌催促之下,仍留军五日,安顿当地百姓。被迫班师之后,他本人也并没遵命直奔朝廷,而在南下途中,上奏札请求解甲归田。且不待批回,就转往九江庐山守母墓去了。后来见了高宗,面对高宗的训斥、劝戒等语,终不开言,唯拜谢而已。岳飞的抗诏行为是十分明显的。至于小说对岳飞入狱后的“全忠”之举,实属荒谬。岳飞抗金战绩卓著,功勋盖世,反遭朝廷陷害,入狱后对高宗、秦桧等人的投降卖国嘴脸认识更加清楚。在接受堂审时,他理直气壮,况且,岳云、张宪均先于岳飞被捕入狱,待岳飞在狱中见到二人时,早已身受重刑,血迹斑斑。岳飞见此情景,顿时泪水盈眶,紧咬牙齿,心肝碎裂,悲痛欲绝,这岂能当作岳飞的本意而肆意发挥?

  《说岳全传》的作者煞费苦心地把岳飞塑造成唯皇命是从的忠君典范,自然有其缘由。一方面,作者受时代和阶级利益的影响,主观上希望岳飞尽忠皇上,为此便竭力将岳飞与高宗之间的尖锐对立和斗争统统抹掉,使君臣之间关系融洽。另一方面,作者也可能为了迎合封建统治者的需要,企图通过对岳飞形象的改造,得到清代统治集团的认可,使其书免遭厄运。然而,作者的这种主观努力实属徒劳。据清代《禁书总目》记载,《说岳全传》在乾隆年间曾受到查禁。当然该书在后来广为流传,而钱彩在书中强加在岳飞身上的“全忠”行为,却起到了以假乱真的作用,成为后人认定岳飞“愚忠”的重要依据,给岳飞研究和宣传带来巨大的麻烦。

  对于广大史学工作者和岳飞研究人员来说,当务之急是要正确地引导人们阅读《说岳全传》,在搞好岳飞宣传,普及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的同时,剥去《说岳全传》涂抹在岳飞身上的“愚忠”油彩,还民族英雄岳飞以本来面目。

粟文飞 岳瑞霞